(刊載於理財周刊)
溫麗琪
看著國際上經濟相關議題一波波的動作襲擊而來,再看著電視
新聞上我們的高層每天仍然像村里長一般不是忙著參加大小婚喪喜宴,就是處理鄉鎮階級的鄰里之事;再反觀我國的產業,不但對國際經濟充滿了無助,也常常求助政策無門,硬是逼得好多的有識之士從懷抱理想到懷憂喪志,我們不僅想問「我們的政府,你的牛肉到底在哪裡」?
美國甫上任的總統歐巴馬,計畫要限制溫室氣體排放,被預期將會掀起國際貿易戰。這篇今年2月20號來自於華盛頓特區的報導,報導中說明美國鋼鐵、電力業及最大的公會聯盟AFL-C10等聯合要求政府立法拒絕不具環保責任國家的進口品,因為事實上,這些國家不進行碳減量的生產行為已經顯著造成美國廠商生產成本負擔的增加,造成業者國際競爭力的喪失,更擔心未來毫無工作機會。
事實上,美國這方面的討論不是唯一,歐盟立法通過的法律中,我們的業者也已經受到影響了。歐盟立法通過自2012年起,所有起降於歐盟境內之各國籍民航機,均需納入歐盟排樣交易體系,未來飛歐航線之民航機者需定期監測排放量並繳交報告,不能提出證明者必須自交易市場購買排放量。我國的長榮、華航業者正是國內目前受到衝擊、減量壓力最大,且應變時間最有限的產業。然而國家的政策可以幫上什麼忙?我們完全看不到!
WTO會員國在今(2009)年3月4日也正式考慮針對一些關於氣候管理的法律行動提出多邊協商,以清楚定義未來這類各國的國內措施,是否能夠確保符合WTO規範。眼看著這一波波的國際動作不斷,我國的業者從遭受金融風暴的經濟傷痛還未有具體的藥單之前,又必須面對未來環保的要求和經濟上的連帶影響,這對於我們長期以來貿易為主要經濟成長的國家而言,將是一連串的打擊,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下,我們看不到太多的希望和作為!
到底要如何才能突破重圍,創造下一波經濟的高潮?我們放眼看目前的政府作為,真的很難有所期待!這是因為我們的媒體世界每天都圍繞著前總統的司法、繞著馬總統、行政院長等長官的趕場、繞著立法委員們叫囂;但對於產業的無奈,產業所面對的各國環保政策難題,卻始終提不出有效思緒,更別提整體經濟藥單的討論則幾乎完全沒有,業者說環保好難理解?但長官也可能受限於專業,對於環保議題?只提出了節能減碳的口號!到底和經濟的關係為何?應該答案是「和經濟沒有關連吧?救經濟要緊!」孰不知在不懂環保經濟的時代下,我們的經濟優勢正像我們目前的國際地位般,一步步地走向邊緣,難道我們還要繼續使用消費卷救經濟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